返回

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31章朱棣:让朱允炆跟我去北平吧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朱允熥尽力忍住笑意,但脸庞已经因为憋笑而变红,他悄悄掐了一下掌心转移注意力:“什么事儿?三叔刚刚说什么了?”

    说完,他便赶紧退了几步,装模作样观察城墙动静,实际眼光始终瞄着一脸窘态的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冷冷地哼了一声,面色明显带着几分不满。

    他再次看向朱棡:“这种陈年旧事,怎么能在小辈面前乱说。”

    朱棡却是放声大笑,手臂一挥揽住了朱棣的脖子,两人的头几乎要碰到了一起:“难道你没做过?”

    朱棣一时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他的这帮兄弟们,除了太子大哥还算稳重之外,剩下的全是些混不吝。

    朱棡笑了笑,恢复了一点正色:“不管怎么说,没想到你会亲自带着人来山西。想来,允熥也没想到你这么大胆子,竟然未经圣旨就离藩领兵而来。”

    朱棣冷声道:“本来只是打算让永逸带护卫军队南下的,后来想想还是自己来看看更放心。途中快到山西时,正好遇上了应天紧急送来的谕令,父皇要我做好身为叔叔该做的事。你说说,我们这些做叔叔的,应做些什么呢?”

    对于老爷子特意从应天送来急件的事,朱棣确实没有料到。

    但这样,倒也算是给他此次私自领兵,增添了一份合理性。

    朱棡眼神闪烁了一下,默默看了看朱允熥,不由颔首称赞:“允熥这次在山西的表现真是不错,处理整个事件有条不紊,果敢坚决。夜里只带千余人便敢于进城,并且事先挖好地道,还早早与允炆取得了联系。”

    “依我看来,这次北巡结束后回京,新政恐怕都要交由他主导了。”

    朱棡的话让朱棣想起了数年前回京时的事,那时候还没怎么出名的允熥就已经来找过他。

    加上前阵子全家兄弟侄子聚首应天,那种家庭团聚的情景,让朱棣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历朝历代,多少皇族因为互相猜忌而导致悲剧上演。

    但现在,有允熥在,这样的局面大概不会在他家重现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朱棣忽然记起自家老大,如今正在京师掌管税务审查工作。

    而当朱棣心里想着朱高炽的时候……

    河南至山西路上的山中,一名体态宽大的男子,突然打了好几个喷嚏。

    看到朱棣半天不出声,朱棡便转移了话题:“哎,允炆的孩儿……”

    “允炆发生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朱棣随口问道。

    他对朱允炆了解不多,只知道对方以前是个读书的好苗子,后来因为宫廷变故才被限制在凤阳皇宫里生活。

    “听说前段时间白莲教把他抓走了,也是在这太原城?”

    朱棣喃喃了一句,环顾四周却没有见到允炆的人影。

    朱棡叹息着:“允炆的妻子萧涵刚怀上孩子不久,在这一次太原动乱中,那伙贼匪得知允炆藏身于此,竟迁怒于她,结果连同胎儿一道不幸夭折了。”

    朱棣的眼神瞬间泛起涟漪,立刻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允炆现今身处何地?”

    提及这一点时,朱棣的目光中亦透露出几分愠怒。

    家族中的纷争再多,也不是外人可以干涉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,这些矛盾,根本不应该成为那些人伤害朱家人的借口。

    朱棡摆了摆手,对于朱允炆独自北上寻求复仇的勇气,他唯有敬意。

    “他……嘱咐我和允熥照看好萧涵后,便牵了一匹马,提了一把刀,直接出了太原城一路向北而去,亲自去找仇人。”

    朱棣睁大了眼睛,张口欲言。

    心中满是复杂的感情,最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口。

    看着一言不发的朱棣,朱棡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在我看来,他们兄弟之间早已经和解了。这次允熥给允炆提供了金牌与调兵文书,以允炆的心智,如果离开了关外,必然会带些军队在身边,况且此番天气尚佳,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朱棣轻摇了下头,沉思着说道:“我在考虑,假如这一次允炆能够成功雪恨归来,依照他当下的性情,我倒是有心与允熥商量,让他跟随在我身旁共事。”

    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,往往就在无意间发生。

    朱允熥在听到四叔的话之后,心里顿时涌起了万千思绪。

    老四叔朱棣打算将朱允炆带在自己身旁?

    这似乎不再是那个自己熟悉的朝代。

    “你的想法是什么呢?”

    对此,朱棡略显困惑。

    朱棣笑了笑:“北平府的事务总让我束手束脚,再加上那群文官总是喋喋不休。若能带着允炆去边境一同戍守,反而更利于发挥他的潜力,虽然边疆条件艰苦,但只要敢于拼搏,人们便不会对他有所指责。”

    朱棡皱眉思考。

    然而前头的朱允熥却回头望过来,脸上洋溢着一抹微笑。

    “四叔,等到年后一切顺利了,您就率领大军征伐草原吧。那时

第931章朱棣:让朱允炆跟我去北平吧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